融资杠杆几倍 朱自清长子卧底广西桂军11年,“镇反”中在桂林被捕后遭冤
作者:广西河池市李宁
作者声明:
本文属作者原创(除图片外),任何单位、个人及自媒体、网络平台,未经作者书面同意,不得转载或改编。违者视为侵权,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引言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绝大部分读者都在课文中读过他的《背影》《荷塘月色》等脍炙人口的散文。
当然,大家对朱自清的故事了解很多,今天我就来说说朱自清的儿子朱迈先的人身经历。
序
1950年冬。桂林。
这年桂林的冬季特别反常,阴雨连绵,凛冽刺骨的寒风伴随着绵绵细雨,一日接一日地肆意在漓江两岸来回游荡,总是不愿离去,把在春日里曾经光鲜一时的草木吹得摇摇晃晃,犹如醉汉一般;偶尔出现一两日的晴朗,让生活在阴雨、寒风里的人们觉得这是上天最大的恩泽。
这天早晨,难得天空放晴,已经在连绵阴雨中煎熬了近半个月,被称为“南天一柱”的,位于桂林市区内的独秀峰又显出往日的秀美。
在独秀峰山脚下不远处的榕荫路北头,有一间不大的民房,朱迈先正在灯下批改学生的作业——他已经加班了一个整夜。
“该休息了——身体重要呀。下午还有你的课呢。”朱迈先的夫人傅丽卿疼爱地劝道。
“快了,还有最后一份就改完了。”朱迈先伸了伸腰,打了一个哈欠,“这是我布置给学生的一篇作文《我应该为桂林建设做些什么?》——别看都是中学生,他们写得真好。有几篇非常让我感动。我读一篇给你听听?”
妻子摆摆手,催促道:“行啦。我做好了早餐,你还是抓紧吃吧,吃了马上睡一觉,不要耽误下午给学生讲课。”
“咚咚——咚咚”,此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你去看看——准是谁有什么急事找。”朱迈先朝门口努努嘴,示意妻子去开门。
“吱——”傅丽卿刚打开大门,“蹭蹭”只见一群公安人员冲了进来,直奔朱迈先而去。
此时,朱迈先从凳子站了起来,疑惑地问道:“你们是……”
一名公安唰地掏出一张传唤证,在他眼前抖了抖,用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道:“我们是公安局的,这是传唤证。因你历史存在重大问题,你得跟我们回公安局走一趟。”
说罢,就上来几个公安,不由分说地给朱迈先戴上手铐,连拖带拉要把他带走。
“你们不要乱来——你们一定搞错了!我家先生可是为桂林和平解放立下汗马功劳的呀!”妻子哭喊着,用身子堵着大门,不让他们出去。
此时,一个年纪稍长的公安用桂林话劝慰道:“我的孩子也在松坡中学读书,在朱先生这个班。我们只是带先生回去问问,问清楚了就回来。”
朱迈先此时倒还蛮冷静的,他对妻子说:“没事的,我去去就回来——我相信政府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
“走吧!”朱迈先对身边的那些公安说,然后就冷静地跟着公安离开了住所。
朱迈先这一去就是3个月,没能回来。他的妻子托熟人四下打听,才知道他被湖南新宁县的公安抓走的,关在新宁县看守所里。
不久,朱迈先的妻子得到消息:丈夫被湖南新宁县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死刑,已在湖南新宁县执行死刑。
朱迈先妻子闻此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呼天号地,像疯了一般,不一会儿就晕了过去。
看到这,读者不禁要问朱迈先为何被抓又为何被枪毙的呢?咱先从朱迈先的经历讲起。
一、朱迈先——我国大文豪朱自清的长子、扬州中共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朱迈先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长子。
人们不会忘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曾感动过无数国人,滋养无数人的心灵。在许多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也常有他的作品出现。
朱迈先便是朱自清在散文《儿女》中,提到的让朱自清年纪轻轻就背上了“蜗牛壳”的那个长子。
朱自清,不但在散文、诗词方面有造诣外,他还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清流文士及新文学运动初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撰写了《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用掷地有声的语言赞扬了朱自清的铮铮铁骨:“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迈先的童年是不幸的。1929年11月26日,生母武仲谦病逝于扬州,留下朱迈先三子三女独自在家乡生活。
1933年,在母亲辞世的第4年,即父亲朱自清再婚娶了陈竹隐的第二年,14岁的朱迈先,才来到父亲身边。
与朱自清一样,朱迈先同样是一位爱国人士。
朱迈先在北京读书期间,就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且加入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当时民族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日本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得寸进尺,在1935年策划了“华北自治”事件。
当时在北京读书的朱迈先也如同大部分爱国青年一样走上街头,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爱国运动,积极、勇敢地参加抵制日本的侵略者的示威活动。
朱迈先的爱国行动,受到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重视。在中共地下党的培养下,1936年,还在读高中的朱迈先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的秘密党员,并任地下党支部委员。
“七·七”事变后,朱迈先从北京回到扬州,就读于省立扬州中学。
回到扬州后,朱迈先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10月,中共南京市委派祁式潜来扬州重建党组织。祁式潜到扬州后首先找到了朱迈先,传达党的指示,开展组织的发展工作。当月成立了中共扬州支部,19岁的朱迈先担任书记,全面负责扬州党组织的工作。朱迈先成为了扬州中共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当时的扬州支部设在狭窄的谢家巷13号,领导当地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底沪宁沿线城市相继沦陷,陈素、江上青等人与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取得联系,在郭沫若、夏衍等人的支持下,成立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简称“江文团”,朱迈先积极参与“江文团”活动,广泛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1937年11月22日,江上青、陈素、朱迈先率领18名“江文团”成员从扬州出发,踏上宣传抗日救亡的征程。
“江文团”当时带着很多宣传用品及大量进步书刊,再加上各人的行李,东西很多。这些东西全靠人挑车拉,十分辛苦。
“江文团”沿途演剧、唱歌、演讲、写标语、画漫画、办壁报,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由于宣传工作声势浩大,沿途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加入“江文团”,队伍由扬州出发时的18人扩大到30多人。
1938年初“江文团”抵达安徽六安。六安当时是第五战区安徽省的政治中心,安徽省抗敌动员委员会、桂系部队十一集团军和政治部都设在这里。
二、秘密潜伏在白崇禧的桂军中11年,并与心仪的女护士成婚
陈素很快与中共长江局和安徽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建立起“江文团”中共地下党支部。当时中共党员只有陈素、江上青、朱迈先三人,陈素任党支部书记。
当时的中共长江局由王明、周恩来、项英、秦邦宪、叶剑英、董必武、林伯渠等7人组成,王明任书记,博古负责组织工作,周恩来负责统战和军事工作,董必武负责民运工作,叶剑英负责军事工作。长江局负责管辖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并领导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的工作。
根据当时我党提出的“到友军中去,到敌人后方去”的工作方针,经中共长江局批准,“江文团”集体参加了国民党第十一集团军,渗透到国民党军队之中。
国民党第十一集团军是1937年底奉令组建的,首任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下辖韦云淞的第三十一军,属第五战区指挥管辖。
朱迈先被安排在三十一军的桂系部队131师任上尉,不久,又被派到蒋雄任师长的新编第19师,任政治科中校科长兼政工队长。
至此,朱迈先从1938年至1949年间,共11年时间,一直潜伏在白崇禧的桂系军队中。
朱迈先为了更好地掩盖自己的身份,他在桂系军队中,特别注意团结官兵,很快就与国民党官兵打成一片,这也为他以后策动桂军投诚奠定了基础。
1945年,我国抗战胜利,朱迈先跟随蒋雄的新编第19师开往海南岛三亚。在这里,朱迈先认识了日后成为他夫人的傅丽卿女士。
朱迈先与傅丽卿是1945年在三亚的海军医院认识的。这年朱迈先29岁,傅丽卿26岁。傅丽卿是满族人,1921年出生在广州。祖父是清政府的一位武官。
当时朱迈先患了肺病,昏迷不醒,被送进三亚的海军医院治疗。在医院一年多的时间里,正是由于护士傅丽卿的悉心照料,他才得以很快康复。从此,朱迈先对傅丽卿产生了感情。
此时,朱迈先正好收到北京清华大学寄来的两封家书。这是他们父子俩分别8年后首次通信。因为,自1937年朱迈先离开父子回到扬州读书后,一直忙于参加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及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基本上没时间与父亲朱自清联系。
父亲在家书中向儿子朱迈先倾诉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同时十分关切地问及朱迈先身体情况,并询问他是否有了女友的个人问题。
“丽卿,这是父亲给我的家书。”朱迈先把父亲朱自清的信递给傅丽卿,“这是8年没联系的父亲给我的信——他问了我的个人问题。”
傅丽卿知道,这是朱迈先含蓄地向自己表白心扉。
看罢朱迈先父亲的信,傅丽卿才知道朱迈先的家庭背景。早就对朱迈先有好感的傅丽卿,用炙热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位文质彬彬的军官,她用眼神告诉他:你向我求婚呐!
朱迈先心有灵犀,单膝下跪,勇敢地向傅丽卿求婚:“你的温柔、大方、聪明、贤惠深深地吸引着我,如果你想要轰轰烈烈,我会给你海誓山盟;如果你想要细水长流,我会给你朝朝暮暮。只要你想,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只要我能。亲爱的,嫁给我,我许你一生幸福……”
1946年10月他俩举行了婚礼。
不久,傅丽卿怀孕了。当时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经济凋敝,物价高得出奇,朱迈先每月90元的薪金,仅够买两斤黑市花生油。
其他国民党军官则拼命贪污军饷,搜掠民财,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朱迈先洁身自好,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面对怀孕需要营养的妻子,朱迈先内心深感惭愧。他对妻子说:“丽卿,太委屈你了,你跟着我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结婚到现在没能给你买一件像样衣裳,连回家探亲的路费都没法凑齐——我这个丈夫不合格呀。”
1948年8月,朱自清先生去世,朱迈先赴北平吊孝。办完父亲的后事,他经姑父周翕庭介绍到国防部后勤总署组任秘书,在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
1949年国防部后勤总署组迁广州,后又拟迁重庆,妻子傅丽卿不愿去重庆。正好此时朱迈先遇见老上级蒋雄,此时,蒋雄已经是国民党桂北军政区司令部副司令兼广西桂北第八专署专员,他让迈先去他的第八专署任秘书。
三、朱迈先积极策动国民党桂北军政区5000多人接受解放军和平改编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白崇禧败退广西。
白崇禧为了把广西建成最后负隅顽抗的堡垒,他根据蒋介石的意图,制定了“总体战方案”。白崇禧将广西全省划分为桂北、桂东、桂中、桂南、桂西和黔桂边6个军政区,以强化对广西的统治。
当时,桂北军政区有一定兵力和作战能力的部队是刘维楷的172师、莫敌的桂林警备司令部所属部队、桂北纵队、桂林市自卫总队和广西省会警察部队,总计约5000多人。
由于人民解放军第13兵团进军神速,第41军主力于11月21日已进抵桂林城下,国民党桂北军政区于11月22日清晨仓促撤出桂林。
此时对大部分国民党官兵来说,和平起义已是唯一的正确选择,朱迈先作为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我党人员,十分清楚,促成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1949年12月,朱迈先说服兼任桂北军政区新编第13军新编37师师长的蒋雄,之后蒋雄接着动员司令官周祖晃接受解放军和平改编。
于是,周祖晃让广西省府上校参议、桂林中北旅馆经理龙建云,联系进步人士、解放联合会会员张显龙,并通过张显龙与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广西联络站站长齐一夫取得联系,商议接受解放军和平改编事宜。
经过朱迈先的积极运作,桂北军政区的5000余名国民党军政人员接受解放军和平改编,加入了解放军部队。
桂林解放后,朱迈先被送往广西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被安置在桂林松坡中学任教。
桂林松坡中学是1941年2月,由湖南旅桂同乡会在桂林市榕荫路开办的一所私立中学。当时松坡中学的董事长就是朱迈先的老上级蒋雄。
四、朱迈先被冤杀,妻子受牵连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还潜伏着国民党派遣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这些反革命分子对人民政权斗争的策略是“长期潜伏,等待时机,重点破坏与暗害活动”。因此,坚决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严厉制裁一切危害人民的反革命分子,成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胜利成果的紧迫任务。
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一场以打击特务、土匪、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为重点对象的镇反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
朱迈先在松坡中学任教期间,正是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高潮时期。
镇反运动开始不久,朱迈先的老上级,曾任国民党13军新编37师师长的蒋雄,被其家兴乡湖南新宁县公安局逮捕,而长期在蒋雄部下工作并受其提携的朱迈先亦受到牵连,随之也被捕入狱。
朱迈先被捕后,傅丽卿到狱中看过他一次。朱迈先紧握着妻子的手,神情凝重地告诉妻子:“我的有些事情现在实在无法说清楚了。我估计,这样下去问题越来越严重——看来凶多吉少。”
听朱迈先这话,妻子傅丽卿顿时啜泣起来。朱迈先一面用手替妻子抹去脸上的泪珠,一面交代妻子:“你还是改嫁吧。不要因为我的事耽误了你的青春。三个孩子能带上就带上,实在有困难就送到北京母亲那里去抚养。”
傅丽卿看到戴这脚镣手铐,瘦骨嶙峋的丈夫,泪痕满面道:“你是一个好人,政府会将你的问题弄清楚的。我等着你,三个孩子也需要你啊!”
由于当年朱迈先打入桂军中的情况复杂,有很多问题一时讲不清楚,再加上由于当时司法体制和审判程序不够健全,一些地方的镇反工作出现了错捕、错杀等偏差。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次年11月,新宁县法庭以“匪特”罪判处朱迈先死刑并立即执行。此时,朱迈先年仅33岁。
朱迈先罹难后,家庭就失去了顶梁柱,年轻的妻子带着3个幼小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不久,妻子傅丽卿被定为“反革命分子”家属,失去了工作。从此,全家生活没有着落,生活几乎陷入绝境。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傅丽卿写信向北京的婆婆陈竹隐求助。十来天之后,傅丽卿就收到了婆婆陈竹隐从清华大学寄来的30元钱,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此后几乎每月,婆婆都要给她寄20或30元钱聊补无米之炊。婆婆每次来信,都劝慰傅丽卿面对现实,放宽心态养育好孩子。
以上内容由本站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以上内容由本站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然而祸不单行,在朱迈先含冤辞世之后不到3个月,她的小女儿又夭折了,这令傅丽卿悲痛欲绝。
到1953年,傅丽卿凭着自己在军队医院学习到的过硬的业务本领,终于在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找到了工作,当了一名护士。1956年后,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由桂林迁往南宁,改名广西民族医院。
由于傅丽卿技术精湛,忠于职守、勤于职份,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由桂林迁往南宁不久,她被提升为护士长。
然而,到了1966年,在当时那场“文化大革命”中,傅丽卿人生又遇到了坎坷。她被扣上“特嫌分子”“反革命家属”的帽子,被造反派剃了头发,还多次遭到毒打、抄家,游行示众,这些不幸的遭遇,不但给她留下心灵上的创伤,而且还使她身体落下了不少伤痛。
傅丽卿的两个孩子朱寿康、朱寿嵩也被下放到农村。因受牵连,两个孩子在招工升学及当兵中,都没有机会。
此时,傅丽卿感觉到人生又跌入了低谷。
五、33年后朱迈先冤案终得平反昭雪
尽管身处逆境,但傅丽卿就是不相信丈夫朱迈先是反革命分子。
傅丽卿读过父亲朱自清给朱迈先的信,信中字里行间都要朱迈先做一个有志的爱国青年。迈先当然没有辜负父亲的企盼,读中学时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投身到抗日运动中去。
傅丽卿当然知道,朱迈先到国民党部队工作,是听从党的安排,执行中共长江局的决定。建国之初,他代表国民党桂北军政区亲自赴桂林与党组织联系起义事宜,成功地促使了5000多国民党部队接受共产党和平改编。
傅丽卿坚信,总有一天,朱迈先的冤情会弄个水落石出的。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把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与组织任务来抓。这让傅丽卿看到了曙光,于是她四处奔走,为朱迈先伸冤。
1982年,也就是朱迈先蒙冤30多年后,年逾花甲的傅丽卿,带着儿子和媳妇第一次到北京,拜见了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扶助过她且无比思念的婆婆陈竹隐。
婆婆见到他们非常高兴,特地将在国内的亲属一起邀至北京,吃了一顿团圆饭。
随后陈竹隐、傅丽卿两个头发花白的女人,带着子孙们到北京西郊朱自清的墓地进行祭扫。
傅丽卿在刻着“故国立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字样的黑色墓碑前长跪不起,她满怀深情,泫然道:“尊敬的父亲大人,长媳丽卿偕孙儿寿康、寿嵩及孙媳佩玲给父亲、爷爷家祭来了——您的长子朱迈先没有辜负您的教诲……”
在这次全家团聚中,傅丽卿将多年来为迈先申诉的情况告诉家人。全家人一致认为:朱迈先从中学起便从事革命活动,他是由中共长江局派到广西桂系部队从事政治工作的,是我党的一名党员。一生没有进行过反革命活动,其冤案一定要继续申诉。
陈竹隐抚摸着傅丽卿的手,鼓气道:“目前,党中央正在拨乱反正,落实各项政策,实事求是地处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这是为迈先伸冤的大好时机——你一定要伸冤到底!”
傅丽卿回到南宁后,多次向当时判处朱迈先死刑的湖南新宁县法院申诉,并提供了自己所搜集的大量的人证、物证。
法院经过认真复查,终于在1984年作出结论:1951年的判决纯属错判,决定撤销原判,恢复朱迈先名誉。
朱迈先33年的冤情终得昭雪!
傅丽卿哽咽了……
在南宁市三中任教的大儿子朱寿康及在广西民族医院图书馆工作的二子朱寿嵩,搀扶着傅丽卿,手捧着法院的判决书,来到朱迈先的像前融资杠杆几倍,啜泣道:“爸爸,我们终于等到今天了——你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朱迈先国民党朱迈傅丽卿朱自清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